“上海2040”是一座思想的寶庫



原標題:“上海2040”是一座思想的寶台中抽水肥

據《勞動報》報道,“建築是可以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公園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誠信文明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隨著“上海2040”城市總體規劃的出爐,這一可憧憬亦可觸及的美麗城市願景也成為公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這份科學嚴謹又不乏感性色彩的“上海2040”,與人們印象中傳統的城市規劃有著明顯的不同。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總規處處長熊健參與瞭“上海2040”誕生的全過程,在她看來,“這是一座思想的寶庫台中市抽水肥”。

創新管理

方案與總歸成果文件一般高

對於一名“規劃人”而言,如果說能參與一座大型城市的總體規劃工作已是難得。那麼,參與“上海2040”則近乎一次“絕無僅有”的機會。“‘上海2040’可能是今後很長一個時期內,最後一次從全局層面對上海城市功能和空間佈局進行的戰略性調整和優化,能參與到這項工作,是每一個規劃人的幸運。”熊健說。當然,這重幸運也意味著更大的壓力。

“上海2040”編制工作是一次“大兵團作戰”,這一浩大的系統工程,共有40個團隊參與其中進行戰略議題研究,市政府22個委辦局開展28個專項規劃,16個區政府同步推進各區規劃編制,4傢編制單位聯合進行最終成果編制。工作團隊眾多、人員隊伍龐大、協調任務艱巨,受命負責統籌協調工作的秘書處,熊健必須找出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理清紛繁復雜的工作頭緒,選準工作的突破口和著力點。

“溝通協調工作絕不是打打電話、發發通知那麼簡單。”在熊健看來,溝通協調的背後是思想的交流,觀念的碰撞和價值的追求,必須立足實幹、清楚實況、傾聽實情。

從事瞭20多年的城市規劃工作,熊健有著一些在推進大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上海2040”的編制過程中,她便把項目化管理方法運用到瞭秘書處的工作中:根據工作職能細化責任區分,量化工作目標、人員投入和成果產出;根據項目時限劃分工作階段、倒推工作節點,設立項目裡程碑;根據各階段成果質量,科學總結經驗得失,優化後續工作,在這一管理方法的推動下,“上海2040”的編制工作始終在預定的軌道上平穩前行。

“你們好像很喜歡做工作方案?”有相關工作人員在看到秘書處工作後發出這樣的疑問。的確,在“上海2040”的整個編制過程中,制定的工作方案幾乎與最後的總規成果文件“等身”。看似多出來的一項工作,實際上能讓主體工作更清晰、高效。

項目化管理的背後,需要的是以對各個團隊工作內容的熟悉、工作進程的掌握、工作方式的瞭解作為支撐,大量專業細致的工作作為鋪墊。每隔一周、每逢重要工作節點,熊健都會通過工作例會與各個團隊溝通工作進展情況、更新項目甘特圖、明確工作任務和工作節奏,使之相互配合、統籌推進。平時,她緊密跟蹤各個團隊的研究進展,憑借自身的專業敏感性,準確把握其中的研究方向、主要觀點,並根據推進過程中的新情況及時調整工作安排。通過秘書處發揮技術組織和統籌作用,各傢單位的優勢和特長也得到瞭充分彰顯。

在總規處掛職幹部程大鳴眼中,“上海2040”編制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熊健的“韜略”:“她對處裡的工作一直有著清晰的掌控,做到謀事在前、成竹在胸。”

創新理念

打開渠道充分征求社會意見

城市總體規劃要充分體現市民百姓的福祉,便要打開渠道收集民意、匯集民智,提升規劃決策的開放性和包容度。值得一提的是,“上海2040”的編制工作秉承“開門辦規劃”的理念,組織編制方式要從單純的政府主導向組織多元主體協同參與。

在規劃編制前期,“上海,我的2040”公眾調查活動共收集有效問卷16000餘份,書面意見3200餘條。受訪對象涉及上海17個區縣1/3街鎮的各類地區和各類人群。調查結果表明,公眾對於城市發展目標的理解,由“經濟發達”向“健康、文明、包容”等軟實力轉型。尤其是當前城市發展中相對不足的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品質塑造等更是公眾對未來城市發展的期待。

此外,為充分征求社會各方面對“上海2040”的意見建議,秘書處和各工作小組先後累計舉辦專題研討會、論壇講座、座談會、意見征詢會等40餘場會議;邀請15位具有廣泛代表性的社會知名人士組成總規公眾咨詢團,全過程全方位參與規劃編制,對重大問題和關鍵成果提供咨詢。去年10月,十屆市委十三次全會專題審議上海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會議收集到280位與會人員約350條意見。當晚,熊健就帶領工作團隊連夜對意見進行研究整理,通過認真細致的工作,有力助推瞭總規審議報批工作。

“參與‘上海2040’的編制工作,就像走進瞭一座思想的寶庫,它是舉全市之力,凝聚著眾多政府部門、大量專業團隊、無數專傢學者的思想智慧。”對熊健來說,在編制過程的一千多個日夜,與壓力並存的,還有因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視角不斷帶來的欣喜。

創新表達

讓公眾輕松讀懂“上海2040”

“上海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東西方文化交融滲透到它的每一個角落,海納百川的城市品格為市民提供瞭多樣化發展的選擇……我們希望,上海不僅是中國乃至世界的上海,更是市民的上海!市民如果傾註對城市的感情,城市有機體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則噴薄而出。”

打開向市民免費贈閱的“上海2040”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公示讀本,賞心悅目的色彩配置和圖文佈局,讓這份總規顯得格外親切,前言中帶著情感溫度的一字一句更是觸動人心。如今,“上海2040”關於未來城市願景的許多表達,已為市民耳熟能詳。而這一效果的背後,是編制人員對每一個細節的精心打磨。“為瞭集思廣益,光是前言,我們團隊就每個人寫瞭一篇,雖然平時大傢都是做規劃工作的,但寫這篇前言喚起瞭大傢‘文藝青年’的情懷。”市規劃編審中心副主任、原總規處副處長范宇介紹。

不同於傳統的“白紙黑字”、“厚厚一疊”,此次“上海2040”編制之初,熊健便帶領秘書考慮“以方便公眾為導向”轉變規劃成果表達形式。於是便有瞭規劃文本、說明、圖集、表格合一,去除繁雜的描述性、研究性、過程性內容,將專業技術內容轉變為政策性文件表達,對規劃的封面形式、圖紙圖例、文字排版和新媒體界面等進行深度整理,用一個本子將現狀問題、規劃思路和最終方案等,向公眾連貫表述清楚。

“作為規劃工作者,我們特別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市民百姓關註和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一起去建造、呵護我們的城市。”熊健說。堅持這份事業二十多年,見證著寫在紙上的規劃一步一步變成現實,便是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記者手記

精心規劃為城市註入溫度


一間不算大的會議室,兩面墻上均掛著大幅的工作計劃表和上海地圖,一張簡易長桌上排放著城市規劃的相關資料,光是為“上海2040”而特地編譯的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等世界著名城市的總體規劃便有近一尺高。這裡記錄著熊健和團隊的無數次頭腦風暴。

完成這次關乎上海城市未來25年發展、關系兩千多萬市民未來居住生活的宏觀性、前瞻性、戰略性規劃工作。除瞭專業、堅守,還需一份情懷。如熊健所說:“一個合格的城市規劃工作者,心裡要住著一座理想的城市,我們今天完成的每一份規劃,將來都會變成這座城市的肌肉和骨骼。”城市規劃,是為一座城市描繪藍圖,也是為城市浸染底色、註入溫度。



(原標題:“上海2040”是一座思想的寶庫)

台中清化糞池

本文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arrow
arrow

    mmm004oq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